洗手是預防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措施之一,而「洗手七步驟」正是掌握正確洗手的關鍵。這七個步驟包含了手掌、手背、指縫、指背與指節、大拇指及虎口、指尖、手腕的全面清潔,確保徹底清除手上的細菌和病毒。
遵循「內外夾弓大立完」的口訣,就能輕鬆記住七個步驟:掌心相對搓揉、手背互搓、交叉手指搓揉、搓揉指尖、搓揉大拇指、搓揉指節、手腕搓揉。除了正確的步驟,也要注意洗手的時間和方法。使用肥皂至少要洗1分鐘,讓肥皂充分起泡並覆蓋整個手掌,並以清水將手沖乾淨、擦乾後才算完成。
從我的經驗來看,很多人容易忽略指縫、指背和手腕等部位的清潔,但這些地方往往藏著許多細菌。建議大家在洗手的過程中,仔細搓揉這些部位,確保徹底清潔。另外,在處理食物、接觸公共物品、上完廁所後,都要記得洗手,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- 在日常生活中,務必將「洗手七步驟」融入您的日程中。特別是在進餐前、上廁所後或在接觸公共物品(如門把、電梯按鈕等)後,確保依照「內外夾弓大立完」的口訣,徹底清潔雙手,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。
- 在公共場所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時,想要達到最佳效果,請務必持續搓洗至少1分鐘,確保泡沫覆蓋整個手部的每個區域,包括指縫和手背。此外,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時,讓其在手部充分揮發至少30秒,以便有效殺滅細菌和病毒。
- 為了提高洗手的便利性與效果,建議您隨身攜帶乾洗手消毒液,特別是在無法立即找到洗手設備的情況下。記得選擇酒精濃度至少達75%的產品,並在使用後確保雙手自然風乾,這樣即可達到良好的消毒效果。
洗手七步驟,守護健康必學攻略
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當下,勤洗手已成為防疫的基本功,與戴口罩同樣重要。正確的洗手不僅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細菌和病毒,還能顯著降低感染風險,守護您和家人的健康。掌握「內外夾弓大立完」的七步驟口訣,並適時進行洗手,是確保最佳清潔效果的關鍵。
洗手是利用酒精或界面活性劑來消滅手部的細菌和病毒。如果選擇用酒精消毒,應確保酒精均勻覆蓋整個手部,並持續搓揉至少30秒,讓酒精充分揮發以達到理想的消毒效果。而若是使用肥皂洗手,則需至少持續1分鐘,確保手上的髒污被徹底清除。
遵循「內外夾弓大立完」的口訣,細心搓揉手掌、手背、指縫、指背與指節、大拇指及虎口、指尖和手腕,並用清水沖洗至乾淨,最後擦乾,才能算完成整個洗手程序。
除了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,適當的洗手時機也絕對不可忽視。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建議,洗手的五個關鍵時機包括:在接觸或執行照護活動之前,以防止微生物傳遞給病人;以及在接觸或暴露於病人體液之後,以保護醫療人員與照護區的安全。
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,是每位公民的責任。只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式和時機,您便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洗手的重點是什麼?
洗手的關鍵在於「搓揉」每個手部部位,確保徹底清潔。有效的洗手時間應該至少為 20 秒,並須確保雙手完全擦乾,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衛生效果。為什麼搓揉如此重要呢?因為在洗手的過程中,搭配肥皂或洗手液的搓揉動作能有效釋放手上表面的細菌與污垢,再利用清水將其沖走,增強抗菌效果。因此,細心的搓揉能有效清除皮膚表面的污染物,達到清潔的目的。以下是搓揉時需留意的幾個要點:
- 搓揉時間: 為了有效去除細菌與污垢,至少需要搓揉 20 秒。您可以用一首熟悉的歌曲來計時,比如「生日快樂歌」唱兩遍,這大約就是 20 秒的時間。
- 搓揉部位: 在搓揉時,應該注重手的每個部分,包括手掌、手指、指縫、指甲縫以及手腕,不可遺漏任何一個角落。尤其是指甲縫,因為它們容易藏污納垢,值得特別關注。
- 搓揉方式: 進行搓揉時務必採用「搓揉」而非「拍打」的方式,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清除皮膚表面的細菌與污垢。以下是推薦的搓揉步驟:
- 掌心相對,搓揉雙手。
- 用指尖搓揉另一隻手的掌心。
- 雙手交疊,互搓指縫。
- 用指尖仔細搓揉指背。
- 用指尖搓揉大拇指。
- 用掌心搓揉另一隻手的指尖。
- 最後,仔細搓揉手腕。
除了這些搓揉方法外,洗手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事項:
- 選擇合適的肥皂或洗手液: 採用具備良好抗菌效果的肥皂或洗手液,並確保其含有滋潤成分,以防止手部過度乾燥。
- 充分沖洗: 沖洗時應使用流動清水,確保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洗乾淨,避免殘留物影響清潔效果。
- 徹底擦乾: 洗手完成後,應使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將雙手完全擦乾,因為濕潤的手部更容易滋生細菌。
只要掌握這些正確的洗手技巧,就能有效預防疾病的傳播,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洗完手一定要擦乾嗎?
你是否認為洗完手後只要用水沖洗乾淨就足夠了呢?事實上,洗手之後擦乾雙手是絕對必要的!根據衛福部的調查,超過六成的國人不知道,若不擦乾雙手,濕漉漉的雙手反而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,甚至比洗手前更危險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濕潤的環境正好是細菌的繁殖最愛。一旦手上沾滿水,細菌便可能在手上大量繁殖,進而影響我們的健康。更重要的是,濕漉的雙手在接觸其他物品時,如手機、門把或餐具,更容易將細菌傳播,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。
除了抑制細菌滋生,擦乾雙手還能帶來其他益處。首先,它能減輕因濕潤環境造成的皮膚乾燥及龜裂,這些裂縫可能成為細菌入侵的通道。此外,擦乾雙手還能避免公共給皂機或公用肥皂中的細菌傳染,因為這些公用設施在多次使用中極易被污染。因此,擦乾雙手不僅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還能保護我們的肌膚。
因此,下次洗完手後,請務必確保雙手完全乾燥!你可以選擇使用乾淨的毛巾、紙巾或專業的吹風機,只要讓雙手完全乾燥,就能更好地守護你的健康。
重點 | 說明 |
---|---|
濕手是細菌的溫床 | 濕潤的環境是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,濕漉漉的雙手比洗手前更危險。 |
擦乾雙手能抑制細菌滋生 | 擦乾雙手能有效降低細菌滋生速度,減少感染風險。 |
擦乾雙手能保護皮膚 | 濕潤環境容易造成皮膚乾燥及龜裂,這些裂縫可能成為細菌入侵的通道。 |
擦乾雙手能避免交叉感染 | 濕漉的雙手接觸其他物品時,更容易將細菌傳播,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。 |
擦乾雙手能避免公用設施污染 | 公用給皂機或公用肥皂容易被污染,擦乾雙手可以避免細菌傳染。 |
您是否曾經想過,洗手到底要洗幾次才算徹底乾淨呢?其實,洗手的次數並沒有固定的標準,真正的重要在於「什麼時候需要洗手」。當您接觸到潛在病原體的物品或環境時,就應該立即進行洗手。這包括外出回家時、接觸公共物品後、咳嗽或打噴嚏後、處理生鮮食品後、接觸寵物後、上完廁所後、飯前,以及照顧病人後,都必須重視洗手的重要性。
除了洗手的次數,洗手的時間也至關重要。建議雙手搓洗的時間至少要持續15秒。在七個洗手步驟中,每個步驟理想上應搓洗約5次,因此,完成一次徹底的濕洗手所需的時間平均在40到60秒之間。而若選擇使用酒精或乾洗手液,則需確保平均使用20至30秒,直到液體完全揮發並乾燥,這樣就不需要再使用擦手紙了。
為了幫助您牢記洗手的正確方式,以下是「洗手七字訣」的具體步驟:1. 內:將雙手手心互相搓洗;2. 外:將雙手背互相搓洗;3. 指縫:手指交錯並仔細搓洗;4. 指甲:用指尖輕輕搓洗另一隻手的指甲;5. 手腕:用手心仔細搓洗手腕;6. 拇指:用另一隻手握住拇指並仔細搓洗;7. 手指:用另一隻手的手指仔細搓洗每一根手指。
只要按照上述步驟進行,並確保每個步驟都搓洗至少5次,您就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菌,全心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為防疫加一把鎖!
洗手七步驟結論
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,掌握正確的洗手方式,就像掌握了一把守護健康的利器。而「洗手七步驟」正是這把利器的核心秘訣,它包含了手掌、手背、指縫、指尖、大拇指、指節、手腕的全面清潔,確保我們能夠徹底清除手上的細菌和病毒。
別忘了,「內外夾弓大立完」的口訣,可以幫助我們輕鬆記住七個步驟:掌心相對搓揉、手背互搓、交叉手指搓揉、搓揉指尖、搓揉大拇指、搓揉指節、手腕搓揉。在進行洗手時,務必仔細搓揉每個部位,並配合肥皂或洗手液,至少搓洗20秒,才能達到最佳清潔效果。
勤洗手,是守護健康最簡單有效的措施之一。無論您是外出回家、接觸公共物品、咳嗽或打噴嚏後、處理生鮮食品、接觸寵物、上完廁所、飯前,還是照顧病人後,都請記住要徹底洗手,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並牢記「洗手七步驟」的精髓,就能有效預防疾病,讓您在生活中更安心,更健康。
洗手七步驟 常見問題快速FAQ
為什麼要搓揉那麼久?
搓揉的時間越長,肥皂或洗手液與手部接觸的時間就越長,有助於分解手上的髒污和細菌,讓清潔效果更徹底。建議至少搓揉 20 秒,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
洗完手一定要擦乾嗎?為什麼?
是的,洗完手後一定要擦乾,因為濕潤的雙手更容易滋生細菌。濕漉漉的手容易讓細菌在手上大量繁殖,同時也容易將細菌傳播到其他物品,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。所以,洗完手後記得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擦乾雙手,才能確保清潔效果。
哪些情況下一定要洗手?
除了餐前飯後,以下情況也需要洗手:
- 咳嗽或打噴嚏後
- 接觸公共物品後
- 處理生肉、魚、蛋或其他食物後
- 上完廁所後
- 接觸動物後
- 處理垃圾後
- 傷口處理後
- 照護病人後
這些場合容易接觸到細菌或病毒,所以更需要勤洗手,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